如何打造校園景觀|校園景觀設計
如何打造校園景觀
好看的景觀千篇一律
獨特的設計萬里挑一
校園景觀區別于其他的景觀
它的本質不止在于類型的不同
也不能簡單地用曲線與直線形式代替
需要經過多方面的考量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
校園景觀是如何打造的吧
一、校園景觀理念及基本形式
校園景觀設計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業性環境,它承載著人文歷史的傳承,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場所,典雅、莊重、樸素、自然應該是其本質特點。通過校園環境的景觀化處理使校園在滿足感官愉悅的同時,可為校內師生提供娛樂交流休閑的場所,達到舒緩壓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韻味的景觀也能寓教于樂。
一、校園景觀設計重點區域
1.校門入口設計
校園的入口是學校與外部環境連接的特殊空間,是與校園內部連接的緩沖空間,是校內外進行交流融合的載體,也是學校形象的展示。校園入口設計包含校門、校外文化墻、地雕等,與校外空間相連,形成緩沖地帶,展示學校形象、校園文化理念。入口一般會留有較大的空間廣場,可根據功能劃分相應的區域,布置花壇、樹池、噴泉、景墻等,在學校大門兩邊可以放置陣列樹池或花壇,營造學校的莊重氣氛。
2.校園道路設計
校園內道路劃分明顯,一般設有主干道與人行道,主干道旁邊都會有附設人行道,方便師生、校內工作人員行走。行道樹行道樹種植于人行道外側,另有林蔭道、花園路等。校園行道樹的選擇以觀賞為主,樹種應與當地氣候環境相適應,主要以鄉土樹種為宜。在樹種搭配上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組合搭配,以多種形式的綠化相結合,提高綠化觀賞性。
3.校園廣場設計
校內的廣場一般規模較小,主要位于學校大門內外和道路交叉路口。紀念性廣場或雕塑環境的綠化設計,通常采用大片的草坪和規整的花壇形成塊面綠化色彩來襯托紀念物或雕塑。集散性廣場,通常布置在主體建筑前方,設有大面積的鋪裝地面和草坪,并適當設置一些花壇或花鏡,打造開放性空間,以方便廣大師生員工活動、休息和欣賞,同時廣闊的空間能更好地襯托主體建筑。
4.生活區設計
生活區設計對于不同的使用人群有不同的設計要求。
在學生宿舍區的附近或東西兩側,如有較大面積的綠化用地,則可設置疏林草地或小游園。其中適當布置小品設施供學生室外學習、休息和社交活動使用,并設有多個出入口,以便進出,建筑旁多用花灌木、窄冠樹木。
教職工住宅樓周圍多采用綠籬和花灌木,在距離建筑7米以外,可以結合道路綠化,種植行道樹。由于安全防護需要,住宅樓前常設柵欄和圍墻,可以充分利用藤本植物進行垂直綠化。
學校食堂周圍設計要以衛生、整潔、美觀為原則。要選用生長健康、無毒、無臭、無污染和抗蟲樹種,最好還具有一定的防塵、吸塵作用的樹種。有條件的還可在食堂大廳前設置水池、噴泉等園林景觀,把食堂與花園融為一體。
5.活動區設計
學校體育活動區是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主要場所。一般規劃應在遠離教學區或行政管理區,而靠近學生生活區的地方。在體育活動區的外圍常用隔離林帶或樹林將其分割,減少相互干擾。這是個可交流的功能性公共空間,也是一個集人文和功能與一體的聚會場所,為學生提供休息空間的同時還能舉辦一些校園活動。
6.小游園設計
小游園一般選在教學區或行政管理區與生活區之間,作為各分區的過渡,是學校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游園的設置要根據不同學校特點,充分利用自然山丘、水池、林地等自然條件,合理布局,穿鑿特色,并力求經濟、美觀。小游園如果靠近大型建筑物而面積小,地形變化不大,可規劃為規則式;如果面積較大,地形起伏多變,而且有自然樹林、水池或湖水邊,可規劃為自然式。
校園環境是多種文化知識滲透的環境,擁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多元的組合。校園環境質量直接影響到師生的心理情緒、學習工作效率,間接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在進行校園景觀設計時應該思考如何將建筑與景觀相融合,建立起各個空間的聯系,發揮校園景觀作為教學在戶外延展的作用,滿足學生對與理想校園的想象。通過更多的校園景觀實踐,為學生提供更有趣、生動的校園環境,為學校戶外教學提供更多實用的自然空間。
相關推薦
舊園新貌煥活力丨產業園景觀設計
舊園新貌煥活力 景觀勾勒出靈魂...【詳細】
如何打造校園景觀|校園景觀設計
如何打造校園景觀好看的景觀千篇一律獨特的設計萬里挑一校園景觀區別于其他的景觀它的本質不止...【詳細】
亮眼景觀的基石|校園鋪裝設計要點
打造既美觀又實用、既安全又環保的校園鋪裝方案, 提供一個舒適、健康、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詳細】